北極星環保網訊:霧霾 ,這樣一個全國範圍的狀況 ,也是中高考的重大考點 。下麵學習啦小編給你分享高考地理環境必背知識點霧霾 ,歡迎閱讀 。
高考地理環境必背知識點霾與霧的區別
霧是自然形成的 ,霾是人為造成的 。發生霾時相對濕度不大 ,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 。霾與霧 、雲不一樣 ,與晴空區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 ,霾粒子的分布比較均勻 ,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較小 ,從0.001微米到10微米 ,平均直徑大約在1-2微米左右 ,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 。由於灰塵 、硫酸 、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 ,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 。
高考地理環境必背知識點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
共同的氣象條件 :秋冬季節 ,地麵溫度較低 ,近地麵出現逆溫 ,對流運動弱 ,當冷空氣活動弱 ,大氣環流穩定 ,靜風或微風條件下 ,近地麵水汽和塵埃不易散失 ,在近地麵凝結 ,形成霧霾天氣 。氣溫愈低 ,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愈少 ,越容易形成霧霾 。多發季節 :深秋至來年初春 。
高考地理環境必背知識點霧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 ,二是加濕 ,三是有凝結核 。
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成因有三 :
1.在水平方向靜風現象增多 。城市裏大樓越建越高 ,阻擋和摩擦作用使風流經城區時明顯減弱 。靜風現象增多 ,不利於大氣中懸浮微粒的擴散稀釋 ,容易在城區和近郊區周邊積累;
2.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 。逆溫層好比一個鍋蓋覆蓋在城市上空 ,這種高空的氣溫比低空氣溫更高的逆溫現象 ,使得大氣層低空的空氣垂直運動受到限製 ,空氣中懸浮微粒難以向高空飄散而被阻滯在低空和近地麵 。
3.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增加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發展 、機動車輛猛增 ,汙染物排放和懸浮物大量增加 ,直接導致了能見度降低 。形成在城市及其郊區 。
霧本身不是汙染 ,但產生霧的大氣環境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 ,空氣中的汙染物不易向外擴散 ,造成集聚效應 ,會使汙染越來越重 。同樣 ,城市汙染物在低氣壓 、風小的條件下 ,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 ,也會加重霧霾程度 。
霧消散的原因 ,一是由於下墊麵的增溫 ,霧滴蒸發;二是風速增大 ,將霧吹散或抬升成雲;再有就是湍流混合 ,水汽上傳 ,熱量下遞 ,近地麵霧滴蒸發 。
高考地理環境必背知識點PM2.5治理
1 、治理排汙企業 ,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和執法力度 。
2 、限製私家車 ,發展公共交通 ,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
3 、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減少煤炭消費比重 。
4 、建設節能建築 ,提高建築能源利用率 。
5 、植樹種草 ,擴大城市綠地麵積 。
6 、倡導市民低碳生活 。
原標題:高考地理環境必背知識點霧霾